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
来源:新浪体育斯诺克    发布时间:2025-06-16 21:47:08 |阅读次数:110

  

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

  (71)申请人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052300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经济开发区纬一路路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属于鼓风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弹性座和主机结构的风冷系统,底座上方具有安装固定座,弹性座包括弹性橡胶减震器,风冷系统包括风冷通道和缓冲腔,风冷通道包括连通蜗壳的内腔和缓冲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贯穿孔、前轴承座冷却通道以及第一轴隙冷却通道,第二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贯穿孔、壳体冷却通道、后侧冷却通道。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通过设置弹性橡胶减震器,使主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此外主机风冷系统不需借助其他动力能源,降低了外部动力能源对主机产生的震动,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弹性座,所述弹性座包括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固定座的弹性橡胶减震器,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角部,

  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冷通道和设于所述主机结构的壳体后侧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位于定子组件和后侧径向轴承座之间且与所述主机结构的壳体上的出风管连通,所述风冷通道包括连通蜗壳的内腔和所述缓冲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扩压器上的第一贯穿孔、设于前侧径向轴承座和扩压器之间的前轴承座冷却通道以及设于前侧径向轴承和转轴之间的第一轴隙冷却通道,所述第二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扩压器上的第二贯穿孔、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壳体冷却通道、设于后侧径向轴承座和外止推轴承座之间的后侧冷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座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以及所述安装固定座,用于限位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所述固定件为双头螺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为橡胶减震块,所述橡胶减震块为纵向设置的圆柱体形,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橡胶减震块的中心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固定座包括,

  端板,所述端板的左右两侧垂直连接有L形的弯折板,且所述弯折板朝外侧延伸,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弯折板将所述橡胶减震块限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弯折板之间,

  前支板,所述前支板位于所述端板的前端,所述前支板的上端设有弧形安装部,所述弧形安装部与所述蜗壳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前支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支架,所述温度传感器支架延伸至所述蜗壳的进口端,

  后支板,所述后支板位于所述端板的后端,所述后支板的上端具有向前侧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前轴承座冷却通道包括第一风冷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内侧的第二风冷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和所述第二风冷通道的分支风冷通道,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和所述第二风冷通道均为环形,且所述第一风冷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风冷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轴隙冷却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风道还包括,

  第一环形过渡腔,位于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和所述外止推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环形过渡腔借助开设在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上的连通孔与所述壳体冷却通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后侧冷却通道包括,

  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位于内止推轴承和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之间,用于冷却所述内止推轴承,所述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沿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的径向设置,所述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通孔并借助第二轴隙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缓冲腔,所述第二轴隙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和所述转轴之间,

  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外止推轴承和所述外止推轴承座之间,用于冷却所述外止推轴承,所述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包括沿所述外止推轴承座的径向设置的第一分支通道、开设于所述外止推轴承座内侧的第二分支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分支通道和所述缓冲腔的第三分支通道,所述第三分支通道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

  第二环形过渡腔,位于止推盘的周向,且所述第二环形过渡腔借助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过渡腔,所述第二环形过渡腔同时连通所述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一分支通道。

  水冷通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连通设于所述壳体同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冷通道包括多个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环形水冷通道,所述环形水冷通道具备第一封堵端和第二封堵端,相邻两个所述环形水冷通道之间设有连接水冷通道,多个所述连接水冷通道依次交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封堵端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封堵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环形水冷通道包括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第一水冷通道、连接所述出水管的第二水冷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冷通道和所述第二水冷通道之间的中部水冷通道,所述第一水冷通道和所述第二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小于所述中部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

  [0001]本发明属于鼓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

  [0002]现有的空气悬浮鼓风机在高速运转和振动是都会产生噪音,产生的噪音不但可以干扰旁边的环境,而且这些噪音还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鼓风机外侧连接水冷和空冷系统后,主机壳体内部的冷却结构与外侧连接有加压装置,其内部的冷却介质在压力作用下在壳体内流动会加剧壳体的震动。

  [0003]目前的空气悬浮鼓风机的减震方式多采用弹簧减震装置,弹簧减震器常规使用的寿命短,容易损坏,不利于主机的整体受力平衡。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旨在解决鼓风机减振效果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包括,

  [0007] 弹性座,所述弹性座包括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安装固定座的弹性橡胶减震器,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角部,

  [0008] 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冷通道和设于所述主机结构的壳体后侧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位于定子组件和后侧径向轴承座之间且与所述主机结构的壳体上的出风管连通,所述风冷通道包括连通蜗壳的内腔和所述缓冲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扩压器上的第一贯穿孔、设于前侧径向轴承座和扩压器之间的前轴承座冷却通道以及设于前侧径向轴承和转轴之间的第一轴隙冷却通道,所述第二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扩压器上的第二贯穿孔、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壳体冷却通道、设于后侧径向轴承座和外止推轴承座之间的后侧冷却通道。

  [0009]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座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以及所述安装固定座,用于限位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所述固定件为双头螺杆。

  [0010]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橡胶减震器为橡胶减震块,所述橡胶减震块为纵向设置的圆柱体形,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橡胶减震块的中心轴。

  [0012] 端板,所述端板的左右两侧垂直连接有L形的弯折板,且所述弯折板朝外侧延伸,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弯折板将所述橡胶减震块限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弯折板之间,

  [0013] 前支板,所述前支板位于所述端板的前端,所述前支板的上端设有弧形安装部,所述弧形安装部与所述蜗壳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前支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支架,所述温度

  [0014] 后支板,所述后支板位于所述端板的后端,所述后支板的上端具有向前侧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0015]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前轴承座冷却通道包括第一风冷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内侧的第二风冷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和所述第二风冷通道的分支风冷通道,所述第一风冷通道和所述第二风冷通道均为环形,且所述第一风冷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风冷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轴隙冷却通道。

  [0017] 第一环形过渡腔,位于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和所述外止推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环形过渡腔借助开设在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上的连通孔与所述壳体冷却通道连通。

  [0019] 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位于内止推轴承和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之间,用于冷却所述内止推轴承,所述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沿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座的径向设置,所述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连通孔并借助第二轴隙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缓冲腔,所述第二轴隙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后侧径向轴承和所述转轴之间,

  [0020] 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位于所述外止推轴承和所述外止推轴承座之间,用于冷却所述外止推轴承,所述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包括沿所述外止推轴承座的径向设置的第一分支通道、开设于所述外止推轴承座内侧的第二分支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分支通道和所述缓冲腔的第三分支通道,所述第三分支通道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

  [0021] 第二环形过渡腔,位于止推盘的周向,且所述第二环形过渡腔借助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过渡腔,所述第二环形过渡腔同时连通所述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和第一分支通道。

  [0023] 水冷通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连通设于所述壳体同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冷通道包括多个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环形水冷通道,所述环形水冷通道具备第一封堵端和第二封堵端,相邻两个所述环形水冷通道之间设有连接水冷通道,多个所述连接水冷通道依次交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封堵端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封堵端。

  [0024]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环形水冷通道包括连接所述进水管的第一水冷通道、连接所述出水管的第二水冷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冷通道和所述第二水冷通道之间的中部水冷通道,所述第一水冷通道和所述第二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小于所述中部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

  [0025]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等于所述第二水冷通道的过流面积。

  [0026]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发明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通过在主机的固定安装座和底座之间设置弹性橡胶减震器,保持主机的整体受力平衡,使主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此外主机风冷系统将蜗壳内的高压空气作为冷却气体,不需借助其他动力能源,降低了因外部动力能源对主机产生的震动,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存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沿图3中A1‑A1线线线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的局部剖视图,

  123、分支风冷通道, 124、延伸孔, 130、第一轴隙冷却通道, 131、缓冲腔, 132、外止推轴承座腔, 133、第二轴隙冷却通道, 134、第三轴隙冷却通道, 140、外止推轴承座, 141、第一环形过渡腔, 142、第一分支通道, 143、连通孔, 144、第二环形过渡腔, 145、外止推轴承, 146、第二分支通道, 147、第三分支通道, 150、后侧径向轴承座, 151、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 152、辅助通道, 153、通风孔, 154、内止推轴承,200、进水管,201、水冷进口压板,202、出水管,203、水冷出口压板,204、第一水冷通道,205、中部水冷通道,206、第二水冷通道,207、连接水冷通道,

  300、底座,301、弹性橡胶减震器,302、安装固定座,303、双头螺杆,304、后支板,305、前支板,306、温度传感器支架。

  [0044]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5] 请参阅图1至图1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进行说明。所述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包括底座300、弹性座和风冷系统,底座300上方具有用于安装主机结构的安装固定座302,弹性座包括用于连接底座300和安装固定座302的弹性橡胶减震器

  301 ,弹性橡胶减震器301位于底座300的四个角部,风冷系统包括风冷通道和设于壳体100

  后侧的缓冲腔131 ,缓冲腔131位于定子组件和后侧径向轴承座150之间且与主机结构的壳体100上的出风管101连通,风冷通道包括连通蜗壳102的内腔和缓冲腔131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扩压器110上的第一贯穿孔111、设于前侧径向轴承座120和扩压器110之间的前轴承座冷却通道以及设于前侧径向轴承和转轴之间的第一轴隙冷却通道130,第二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扩压器110上的第二贯穿孔112、设于壳体100上的壳体冷却通道103、设于后侧径向轴承座150和外止推轴承座140之间的后侧冷却通道。

  [0046]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与现存技术相比,底座300上依次设置有弹性座、安装固定座302、主机结构,弹性座为弹性橡胶减震器301,且弹性橡胶减震器301位于底座300的四个角部且与安装固定座302连接,实现主机的整体受力平衡,减轻主机震动,且弹性橡胶减震器301较弹簧减震装置更稳定,且常规使用的寿命较长。

  [0047] 此外,在主机壳体100内设置有风冷系统,风冷系统的进气口设于蜗壳102内,蜗壳102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压空气,而大部分高压空气自出风口排出,小部分自第一贯穿孔111和第二贯穿孔112分别进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依次通过前轴承座冷却通道和第一轴隙冷却通道130,然后进入缓冲腔131 ,以实现对前侧径向轴承和转轴以及定子组件的内侧的冷却,第二风道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贯穿孔112进入壳体冷却通道103、后侧冷却通道进入缓冲腔131 ,以实现对定子组件的外侧、止推轴承、后侧径向轴承的冷却,缓冲腔131内的空气最后自出风管101排出。该风冷通道不需连接外部动力能源,降低了能量的损耗,同时减少了因外部动力能源对主体壳体100产生的震动,降低了主体的震动频率。

  [0048]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通过在主机的固定安装座和底座300之间设置弹性橡胶减震器301 ,保持主机的整体受力平衡,使主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此外主机风冷系统将蜗壳102内的高压空气作为冷却气体,不需借助其他动力能源,降低了因外部动力能源对主机产生的震动,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0049] 可选的,缓冲腔131为后侧径向轴承座150与转轴上的定子组件之间的空腔,气体最终进入该空腔内再通过出风管101排出。

  [0050] 可选的,在定子组件和转轴之间还存在第三轴隙冷却通道134,第三轴隙冷却通道134连通第一轴隙冷却通道130和缓冲腔131。

  [0051] 可选的,第一贯穿孔111和第二贯穿孔112均为倾斜的圆孔。

  [0052] 可选的,前侧径向轴承座120上设有延伸孔124,延伸孔124连通第二贯穿孔112和壳体冷却通道103。

  [005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弹性座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依次贯穿底座300、弹性橡胶减震器301和安装固定座302,用于限位弹性橡胶减震器301 ,固定件为双头螺杆303。

  [0054] 具体地,底座300的四个侧壁上均连接有向下侧延伸的连接板,连接板为L形板,且连接板远离底座300的一侧用于连接风机箱。底座300和风机箱之间具有容纳腔。

  [0055] 双头螺杆303的下端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容纳腔内并借助螺母连接。双头螺杆303的上端依次贯穿弹性橡胶减震器301和安装固定座302,并在伸出安装固定座302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

  [0056]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弹性橡胶减震器301为橡胶减震块,橡

  [0057] 具体地,弹性橡胶减震器301为圆柱体形的橡胶减震块,圆柱体形的橡胶减震块纵向设置在底板上,且其上端贴合在安装固定座302的下端面上。

  [0058] 在安装时,固定件为双头螺杆303,双头螺杆303的下端贯穿底座300并通过螺母固定,然后在双头螺杆303上套装橡胶减震块并使橡胶减震块的轴线的轴线重合。在四个角部的橡胶减震块安装好后,再将安装固定座302放置在橡胶减震块的上端,最后通过螺栓固定双头螺杆303的上端。

  [0059]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安装固定座302包括端板、前支板305和后支板304,端板的左右两侧垂直连接有L形的弯折板,且弯折板朝外侧延伸,固定件贯穿弯折板将橡胶减震块限位于底座300和弯折板之间,前支板305位于端板的前端,前支板305的上端设有弧形安装部,弧形安装部与蜗壳102的外侧壁连接,前支板30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支架306,温度传感器支架306延伸至蜗壳102的进口端,后支板304位于端板的后端,后支板304的上端具有向前侧延伸的固定板,固定板与壳体100连接。

  [0060] 具体地,安装固定座302的端板的左右两侧设置向下延伸的L形的弯折板,弯折板包括垂板和横板,垂直连接在端板上,横板与垂板垂直连接并向外侧延伸,横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件的安装孔。

  [0061] 端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板305和后支板304,前支板305和后支板304均向上延伸,前支板305用于固定主机结构的蜗壳102,后支板304用于固定主机结构的壳体100。

  [0062] 前支板305的上端具有与蜗壳102的外侧壁贴合的弧形安装部,在弧形安装部上设有多个螺栓,螺栓与蜗壳102连接,用于固定主机的前端,后支板30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螺栓孔,固定板和主机的壳体100通过螺栓连接。

  [006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及图13,前轴承座冷却通道包括第一风冷通道

  121、位于第一风冷通道121内侧的第二风冷通道122以及连通第一风冷通道121和第二风冷通道122的分支风冷通道123,第一风冷通道121和第二风冷通道122均为环形,且第一风冷通道121连通第一贯穿孔111,第二风冷通道122连通第一轴隙冷却通道130。

  [0064] 具体地,在前侧径向轴承座120的前侧壁上开设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以及连通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分支槽。在安装时,前侧径向轴承座120的前侧壁贴合在扩压器110的后侧壁上,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借助扩压器110的后侧壁形成第一风冷通道121和第二风冷通道122,分支槽借助扩压器110的后侧壁形成分支风冷通道123。

  [0065] 可选的,第一风冷通道121的内径大于第二风冷通道122的外径,且第一风冷通道12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风冷通道122的横截面积。

  [0066] 可选的,分支风冷通道123为多个,多个分支风冷通道123均匀分布在第二风冷通道122的周向。分支风冷通道123的长度方向与前侧径向轴承座120的径向一致。

  [0068]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第二风道还包括第一环形过渡腔141 ,第一环形过渡腔141位于后侧径向轴承座150和外止推轴承座140之间,第一环形过渡腔141借助开设在后侧径向轴承座150上的连通孔143与壳体冷却通道103连通。

  [0069] 后侧径向轴承座150的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过渡槽,第一环形过渡槽位于止推盘的外侧。后侧径向轴承座150与外止推轴承座140贴合,使第一环形过渡槽借助外止推

  [0070] 第一环形过渡腔141与壳体冷却通道103借助连通孔143连通。

  [0071] 可选的,壳体冷却通道103沿壳体100的轴向设置,且其出风口与连通孔143连接。连通孔143倾斜设置,连通孔143的长度方向与后侧径向轴承座150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0072]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2、图14及图15,后侧冷却通道包括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151、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第二环形过渡腔144,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151位于内止推轴承154和后侧径向轴承座150之间,用于冷却内止推轴承154,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151沿后侧径向轴承座150的径向设置,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151连通上述连通孔143并借助第二轴隙冷却通道133连通缓冲腔131 ,第二轴隙冷却通道133位于后侧径向轴承和转轴之间,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位于外止推轴承145和外止推轴承座140之间,用于冷却外止推轴承145,外止推轴承冷却通道包括沿外止推轴承座140的径向设置的第一分支通道142、开设于外止推轴承座140内侧的第二分支通道146以及连通第二分支通道146和缓冲腔131的第三分支通道147,第三分支通道147沿转轴的轴向分布,第二环形过渡腔144位于止推盘的周向,且第二环形过渡腔144借助通风孔153连通第一环形过渡腔141 ,第二环形过渡腔144同时连通内止推轴承冷却通道151和第一分支通道142。